一、采用粘貼鋼板加固梁柱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1.原構件的混凝土實際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混凝土表面的受拉粘結強度不應低于1.5MPa。粘貼鋼板應采用粘結強度高且耐久的膠粘劑;鋼板可采用Q235或Q345鋼,厚度宜為2~5mm。
2.鋼板的受力方式應設計成僅承受軸向應力作用。鋼板在需要加固的范圍以外的錨固長度,受拉時不應小于鋼板厚度的200倍,且不應小于600mm;受壓時不應小于鋼板厚度的150倍,且不應小于500mm。
3.粘貼鋼板與原構件尚宜采用專用金屬錨栓連接。
4.粘貼用鋼板的焊接連接必須在粘貼前進行,粘貼以后不得對構件進行任何焊接連接。
5.粘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膠粘劑材料性能、加固構造和承載力驗算,可按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的有關規定執行。其中,對構件承載力的新增部分,其抗震加固的承載力調整系數采用1.0,且對A、B類鋼筋混凝土結構,原構件的材料強度設計值和抗震承載力,應按現行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的有關規定采用。
6.被加固構件長期使用的環境和防火要求,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二、粘貼鋼板加固法加固房屋時,應滿足下列施工要求:
1.粘鋼加固施工應按如下工藝流程進行:表面處理—卸荷一配膠并涂敷膠—粘貼一固定加壓—固化一卸支撐檢驗—粉刷防護處理。
2.混凝土構件表面處理:對原混凝土構件的粘合面,應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清水沖洗,再對粘合面進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層,用無油壓縮空氣除去粉塵或用清水沖洗干凈,待完全干燥后用脫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即可。
3.鋼板粘結面,須進行除銹和粗糙處理。對鋼板未生銹或輕微銹蝕,可用噴砂、砂布或平砂輪打磨,直至出現金屬光澤。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紋路應與鋼板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脫脂棉沾丙酮擦試干凈。
4.粘貼鋼板前,應對被加固構件進行卸荷或大部分卸荷。一般可采用千斤頂頂升方式卸荷,對承受均布荷載的梁,應采用多點(至少兩點)均勻頂升;對有次梁作用的主梁,每根次梁下設一臺千斤頂,頂升噸位以頂面不出現裂縫為準。
5.粘結劑使用前應現場抽樣,進行質量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按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配制。注意攪拌時應避免雨水進入容器,按同一方向進行攪拌,容器內不得有油污、灰塵和水分。
6.粘結劑配制好后,在已處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鋼板面上用抹刀同時涂抹粘結劑,厚度1~3mm,中間厚邊緣薄,然后將鋼板貼在預定位置。當立面粘貼時,為防止流淌,可加一層脫蠟玻璃絲布。粘好鋼板后,用手錘沿粘貼面輕輕敲擊鋼板,如無空洞聲,表示已粘貼密實,否則應剝下鋼板,補膠,重新粘貼。
7.粘貼鋼板后立即用夾具夾緊,并用專用金屬錨栓固定,適當加壓,以使膠液剛從鋼板邊緣擠出為度。
8.承重用的粘結劑在常溫下固化,保持在20℃以上,24小時即可拆除夾具或支撐,3天可受力使用。若低于15℃,應采取人工加溫,一般用紅外線燈加熱。
9.加固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鋼板表面應粉刷水泥砂漿保護。如鋼板表面積較大,為利于砂漿粘結,可粘一層鐵絲網或點粘一層豆石。
三、粘鋼加固工程質量及驗收應按如下方式進行:
1.拆除臨時固定設備后,應用小錘輕輕敲粘結鋼板,從音響判斷粘貼效果或用超聲波法探測粘結密度。如錨固區粘結面積少于90%,非錨固區粘結面積少于70%,則此粘結件無效,應剝下重新粘貼。
2.對于重大工程,為檢驗其加固效果,尚需抽樣進行荷載試驗,一般僅加荷至準長期荷載,其結構的變形和裂縫開展應滿足設計使用要求。
本文鏈接http://www.robinssondivision.com/Article/gjhntdfwkzz_1.html
(本文系悍馬加固材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并于本人聯系,如有侵權,后果自負。)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碳纖維原絲纖度對碳纖維布性能的影響
- 碳纖維布加固的常見問題解答
- 在水下使用植筋膠植筋加固要注意哪些?
- 碳纖維布在粘貼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 植筋膠和化學錨栓加固有什么不同
- 用碳纖維布來增強各種截面方法有哪些
- 加固用的單向碳纖維布怎么纏繞結構
- 鋼筋銹蝕對混凝土結構的加固的影響有多大
- 碳纖維布是怎么加固危險建筑
- 植筋時,為什么要三刷三吹?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