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非常關心經濟形勢和發展趨勢,經濟形勢對于企業、個人來說,是很難把控的。過去一段時間,很多、學者認為2016年建筑行業形勢會好起來。為什么?因為過去一年行業里面出了很多政策,引導行業發展,引領行業的發展趨勢。還有一些人認為,政府將出臺的一些對我們這個行業的發展是很有利的政策。
比如,把工程結算作為工程竣工備案的必要條件,這個政策的出臺,對于我們建筑企業來說就是大好事,現在很多省市已經開始推行這個政策,但是其他的大多數省市還沒有發布這個制度。
再比如,擔保制度,就是簽訂工程承包合同的時候,舊制度要求,建設方只要求承包方要繳納履約保證金,建設方不繳納支付保證金。而新制度要求,不僅要求承包方交納履約保證金,建設方也要繳納工程款支付保證金。有很多作出這樣的推論和判斷,認為2016年的建筑業的形勢會好起來,也許是基于這個方面的推論和猜想,這些政策真正的出臺,對我們這個行業是有幫助,是有改進的,但是,這需要有一個時期,2016年能夠完全執行這個政策,執行到位是有難度的,2016年的建筑形式是非常嚴峻的,對我們的建筑企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考驗時期。
這么說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經濟經過高速發展后,已經進入了中高速發展時期;經濟發展方式,從過去粗放式發展,轉變為更加注重質量效益,經濟結構從過去的增量擴能轉變為調整存量、做優增量;發展動力從靠傳統的增長方式,到必須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就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這也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大趨勢。
具體到建筑行業,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呢?
第一個是市場,現在房屋存量居高不下,現在的地方保護被打破,建筑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這是我們建筑市場的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生產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有很多省市已經把工業化生產作為建筑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在推進,有很多省市已經出臺了這樣的制度,也就是說我們傳統生產方式正在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轉變。
第三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通過這兩年的政策,應該可以看到,過去項目掛靠管理的管理模式正在向企業直營管理轉變。在新政策下掛靠經營管理模式已經是窮途末路。
第四個,稅制改革的到來,會對我們施工企業的經營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掛靠方式將是死路一條。
從以下六個方面可以看出建筑行業的新常態:
1、投資的重點,從全面投資轉向集中投資。也就是說從過去的分散投資,全面投資,轉向集中投資,尤其是民生工程,城市管網,鐵路、公路、機場、能源、水利,海棉城市,這些是我們國家基本建設方面的投資的重點。尤其是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這是建筑行業的第一個新常態。
2、投資渠道從單一投資轉向多渠道的投資。例如,基本建設不僅僅由國家出資投資,現在地方政府、民間以及海外投資商、投資集團等都可以成為投資主體。
3、投資的方式從單一轉向多元化。工程發包的方式過去是傳統的發包模式,后來轉變成工程總承包、BT、BOT,去年開始,我國大力推進PPP模式,國家和民間資金共同建設項目。
4、工程建設從過去的大干快上轉向質量效益?,F在是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綠色、環保、節能。
5、企業資格從強調產值、機械設備轉向注重企業人才。強化管理和技術人員的配置要求,倒逼企業進行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
6、從企業自由經營轉向依法經營。原項目分包、轉包、掛靠經營模式將要退出歷史舞臺,工程項目生產經營,轉向依法經營、守法經營、誠信經營、有責經營,一切責任和過程可追索。
新常態下,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究竟是什么?
第一、開放建筑市場,鼓勵優勝劣汰。
住建部發文,1、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建市【2007】72號)中關于國家級工法、專利、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工程建設國家或行業標準等考核指標要求。對于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不再考核上述指標。
2、取消(1)《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中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可承擔單項合同額3000萬元以上建筑工程的限制;(2)《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建市【2015】20號)特級資質企業限承擔施工單項合同額6000萬元以上建筑工程的限制;(3)《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建市【2007】72號)特級資質企業限承擔施工單項合同額3000萬元以上房屋建筑工程的限制。
3、將《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中鋼結構工程承包一級資質,承包工程范圍修改為:可承擔各類鋼結構工程的施工。
4、取消《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建市[2015]20號)第四十二條關于“企業最多只能選擇5個類別的承包資質換證,超過5個類別的其他承包資質按資質增項要求提出申請”的規定。
另外,還專門發布了《關于推動建筑市場統一開放的若干規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建市〔2015〕140號文。
從這些文件政策可以看到,我們的建筑市場將更加開放,進入市場更加方便、門坎放寬,但是,要求所有的大小企業都在一個平臺上競爭,這種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如果找不到自己特有的生存本領,就會被淘汰。企業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律,也是走向新常態的必然發展趨勢。
第二,轉變經營方式,必須依法經營。自從去年國家和建設部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例如,第一個文件是《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的通知》;第二個文件,《關于開展嚴厲打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工作的通知》;第三個文件,《關于建筑工程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認定查出管理辦法》;第四個文件,《建筑工業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制的通知》。這些文件政策都強調建筑企業必須依法經營,建筑單位、監理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負責人和項目經理,必須對建設工程項目承擔終身責任。這就是為什么說建筑行業從過去大干快上到現在轉變成追求質量和效益的一個具體政策性文件的體現。
第三,鼓勵自由競爭,強化監管體系。最近住建部印發了《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系統基礎數據庫的標準》和《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系統基礎數據庫管理辦法試行通知》。這兩個文件,建筑企業、做工程的往往不太關心,好像這個跟信息化有關系,跟做工程沒有多大的關系,實際上這兩個文件的出臺和平臺系統的實施,實際上是對建筑行業布下了“天羅地網”。這個“天羅地網”就是四庫一平臺。四庫指的是:企業信息庫、人員信息庫、項目信息庫和誠信信息庫;一個平臺指的是市場監管和誠信發布平臺。
企業信息庫,記載著企業的基本信息。只要是我國建筑行業的企業,任何一家企業都在這個網上,都在這個庫里,企業是什么資質?什么時候申報的?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注冊資本金、注冊地等等,即申報或辦理企業資質的一切企業信息都在里面。
第二個人員信息庫,你這個企業有多少的建造師、工程師、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誰誰,他們的身份證號都在里面。這是企業的人員信息,還有企業承接的工程項目的全部信息都在這里面,承接工程的項目信息,。如果說你在辦理開工許可時,你申報的項目經理,很快在庫里就可以查出來,項目經理在其他項目上有沒有使用。如果查出在其他項目已經使用了,你這個開工許可就辦不下來。還有誠信信息,對于企業,尤其是施工方,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是否發生過安全質量事故,相關信息都會被記錄并在平臺上發布。
同時四庫還和全國的工商稅務、社保等部門聯網,企業員工是否繳納社保、是否納稅,很快就可以查到。
第四,國家稅法制度,改變企業經營模式。營改增稅制,在2016年5月在我國全面推行。銀行、證券、建筑行業推行新稅制難度比較大。這個政策一出臺,尤其對建筑行業的項目掛靠經營的沖擊最大。
行業政策對我們建筑行業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就是我要講的,我們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這是在政策引導下所產生的一個建筑行業的趨勢。但是建筑行業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我們已經看到有很多企業確確實實已經倒下了,倒下的不僅僅是中小企業,還有一些大企業,特級資質的企業。
在現在這種大的經濟和市場環境情況下,千萬不要希望再回到GDP13%~15%高速發展時期,要適應這個新常態、新的發展趨勢。要適應,我們必須創新,沒有新的思路就沒有出路,有了思路才能轉型,才能升級,對于我們傳統企業來說,一般的企業要轉型是非常困難的,在企業沒有考慮好,沒有新的思路和方法之前,千萬不要輕易轉型。但是你可以讓自己的企業升級,把你的企業升級起來,做好你自己,打造企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尤其是現在的困難時期,建筑企業需要學會抱團取暖,構建建筑企業的聯合艦隊,形成產業鏈,提高行業競爭能力。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碳纖維原絲纖度對碳纖維布性能的影響
- 碳纖維布加固的常見問題解答
- 在水下使用植筋膠植筋加固要注意哪些?
- 碳纖維布在粘貼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 植筋膠和化學錨栓加固有什么不同
- 用碳纖維布來增強各種截面方法有哪些
- 加固用的單向碳纖維布怎么纏繞結構
- 鋼筋銹蝕對混凝土結構的加固的影響有多大
- 碳纖維布是怎么加固危險建筑
- 植筋時,為什么要三刷三吹?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