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纖維在具有高強度,高彈性率的同時,更擁有自重,輕和耐久性的特征。從最早航空、宇宙關聯器材的應用開始,到體育用品和機械產業的用途,近年,作為混凝土構造物補強材料的替代品,被廣泛應用在高速公路、鐵道橋和橋的橋墩、隧道、建筑物的抗震補強工事中。
碳纖維加固布是一種單向碳纖維加固產品,通常采用12K碳纖維絲織造。高強度,密度小,厚度薄,基本不增加加固構建自重及截面尺寸。適用面廣,廣泛適用于建筑物橋梁隧道等各種結構形狀的加固修補和抗震加固及節點的結構加固。施工便捷,無需大型機具設備,沒有濕作業,無需動火,無需現場固定設備,施工占用場地少,施工工效高。高耐久,由于不會生銹,非常適合高酸、堿、鹽及大氣腐蝕環境中使用。
土木建筑,橋梁、隧道、混凝土結構抗震、加固、補強材料:碳纖維布用于結構構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該材料與配套膠粘劑共同使用,可構成完整的性能卓越的同固碳纖維布材增強體系。該體系適用于梁、 柱、板、隧道、圓形、弧等。
1、 應用范圍
碳纖維布與碳纖維配套膠水使用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軸心受壓、大偏心受壓及受拉構件的加固、木質結構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構件的承載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荷載增大改善結構狀態
1. 商業建筑的使用荷載增大1. 減少變形
2. 橋梁車輛噸位增加2. 降低原有結構應力
3. 工業建筑中重型設備的安裝3. 裂縫補強
4. 振動結構
5. 改變建筑功能
抗震加固改變結構體系
1. 加固柱子 1. 改變墻、柱位置
2. 加固砌體墻 2. 開樓板洞
3. 加固梁板
結構受到損害糾正設計或施工失誤
1. 建筑中材料老化 1. 配筋不足
2. 鋼筋銹蝕 2. 構件截面不足
3. 車輛撞擊 3. 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設計值
2、產品特性
l 自重輕,能在狹小的空間操作,基本不增加構件自重,不改變構件截面尺寸,施工時不影響原建筑的正常使用;
l 強度高,能靈活地用于抗彎、封閉箍和抗剪加固;
l 具有柔韌性,能包裹復雜外形的構件;
l 可自由裁切,可搭接粘結任意延長,施工便捷;
l 適用于各種構件表面(梁、柱、通風筒、管道、墻體);
l 耐酸堿鹽等化學腐蝕和惡劣環境(本身無公害);
l 貯存壽命長、允許操作期限長;
l 高強度、高模量;
l 基材可以是混凝土、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許多結構基材;
l 耐高溫,永久荷載作用下抗蠕變,抗腐蝕和抗震性能好。
3、碳纖維布加固技術與粘鋼加固技術的比較
比較項目 | 碳纖維加固 | 粘鋼加固 |
加固應用范圍 | 構件的抗彎、抗剪、抗壓加固,結構體系的抗震加固,以及砌體結構的加固。 | 僅限于靜力狀態的混凝土構件的抗彎、抗拉加固。 |
加固的協調性 | 材料抗撕裂(線粘結抗拉特性)性能佳,能夠與基材緊密粘接,協調性優越。 | 鋼板整體剛性過強,抗撕裂性能差,和構件協調性差。 |
長度和搭接 | 長度不限,搭接方便,易于交叉。 | 長度有限制,搭接麻煩,不得交叉使用。 |
自重 | 極輕,幾乎不增加結構荷載。 | 重,對結構有影響。 |
施工操作性和周期 | 操作簡易,施工周期較短。 | 操作不方便,周期長。 |
性價比 | 有完整的產品體系,低端產品綜合成本已低于粘鋼,高端產品無可參照物。 | 隨人工成本的增加,競爭力在下降。 |
4、技術參數
l 性能參數
⊃2; 型號:HM-20、HM-30;
⊃2; 規格:200g/m2、300g/m2;
⊃2; 外觀:黑色編織物;
⊃2; 織法:單向;
⊃2; 強度等度:Ⅰ級、Ⅱ級;
⊃2; 長度:100m;
⊃2; 寬幅:100mm、200mm、250mm、 300mm、500mm,其它寬幅可訂制。
型號 | 規格 | 強度等級 | 厚度 | 長度 | 寬幅 | |
HM-30 | 300g/m2 | 高強度Ⅰ級 | 高強度 Ⅱ級 | 0.167mm | 100m 每卷 | 10cm/15cm/20cm/25cm/30c/50cm |
HM-20 | 200g/m2 | 高強度Ⅰ級 | 高強度 Ⅱ級 | 0.111mm | 100m 每卷 |
l 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
項目名稱 | 高強度Ⅰ級 | 高強度 Ⅱ級 | 高強度III級 |
抗拉強度標準值,MPa | ≥3400 | ≥3000 | ≥1800 |
受拉彈性模量,MPa | ≥2.3×105 | ≥2.0×105 | ≥1.8×105 |
伸長率,(%) | ≥1.6 | ≥1.5 | ≥1.3 |
彎曲強度,(MPa) | ≥700 | ≥600 | ≥500 |
層間剪切強度,(MPa) | ≥45 | ≥35 | ≥30 |
仰帖條件下碳纖維布與混凝土正拉粘結強度,(MPa) | ≥2.5,且混凝土內聚破壞 |
5、包裝
本品采用紙盒包裝,寬幅為100mm、200mm、300mm時,每箱碳纖維布面積為60m2;寬幅為250mm、500mm時,每箱碳纖維布面積為50m2。(圖片配合)
6、運輸儲存
本品應長期儲存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中,盡可能地避免雨淋或者暴曬。碳纖維布表面嚴禁附著灰塵,如果表面出現扭曲或彎折現象,會大大降低碳纖維布的強度,影響性能。
7、施工流程
構件基底處理→ 材料準備→ 粘貼碳纖維布 → 固化養護→檢驗
1構件基底處理:用角磨機、砂紙等機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漿、油污等雜質,構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并采用結構修補膠對較大孔洞、凹面、露筋等缺陷進行修補、復原;對有段差、內轉角的部分應抹成平滑的曲面;對構建截面的棱角,應打磨成圓弧半徑不小于25mm的圓角。用吹風機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
2.材料準備:按設計尺寸剪裁碳纖維布,且嚴禁折疊;若碳纖維布原有折痕,應裁去有折痕一段。按要求對碳纖維膠粘劑進行配比,用電動攪拌器均勻攪拌。
3.粘貼碳纖維布:將配制好的碳纖維膠粘劑均勻涂抹于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將裁剪好的碳纖維布按照放線位置敷在涂好的碳纖維膠粘劑的混凝土表面,碳纖維布應充分展平,不得有褶皺,用特制滾筒沿碳纖維布方向多次滾壓,使膠液充分浸漬碳纖維布。(粘貼多層碳纖維布時,請在碳纖維布表面的膠液達到指干狀態時立即粘貼下一層;若延誤時間超過1h,請等12h后方可重復上述步驟進行粘貼,但粘貼前應重新將碳纖維布粘合面上的灰擦拭干凈)最后一層碳纖維布粘貼完畢,應在其表面均勻涂刷一道碳纖維膠黏劑。若碳纖維布需要搭接,其受力方向每端搭接布不應小于200mm。
4.固化養護:施工完成后24小時內防止雨淋或受潮,并注意保護,防止硬物碰傷施工表面。平均氣溫為20~25℃時,固化時間不得少于3天;平均氣溫為10℃時,固化時間不得少于7天。
5.檢驗:碳纖維布的實際粘貼面積不應少于設計面積,位置偏差不應大于10mm。碳纖維布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布表面的方法檢查,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5%。當碳纖維布的空鼓面積不大于100cm2時,可采用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修補;當空鼓面積大于100cm2時,宜將空鼓部位的碳纖維布切除,重新搭接粘貼等量的碳纖維片材,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必要時,可采用正拉試驗對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抽樣檢驗。
8、注意事項
l 施工員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配戴口罩、手套、護目境等),現場注意防火并保持良好的通風;
l 碳纖維布具有導電性,必須小心周圍的電器用具。
l 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碳纖維布的彎折。
本文鏈接:http://www.robinssondivision.com/Article/txwbsccjbj_1.html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什么是結構穩定性?在加固設計時如何保持?
- 房屋加固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哪些
- 房頂防水補漏施工要點詳細介紹
- 防水補漏施工難點都有哪些表現?
- 二手房改造費用和哪些因素有直接的關系呢?
- 如何確保建筑加固工程順利通過質量驗收
- 粘貼碳纖維布_悍馬加固材料
-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價格與哪些因素息息相關_悍馬加固
- 如何制定出可行性更高的加固設計方案
- 碳纖維布加固工程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