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因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磨練,早期的一些古建筑經過幾十年的使用,已經開始慢慢老化,部門建筑結構損壞較為嚴重,建筑標準已不能符合現行建筑規范的要求,對古建筑的保護已迫在眉睫。上海悍馬小編以西安某古樓為例,淺析古建筑加固維修。
工程案例
西安某古樓始建于1986年,為磚混結構,層高3.8米,共6層。原為政府辦公樓,年久老化,強度欠缺。本著對古建筑實行保持原狀或現狀,盡量少干預,符合所有物品內在要求原則及保護材料可逆性原則,故決定對古樓樓板、梁、柱進行碳布加固,對剪力墻進行增大截面加固。
在加固的過程中,采用了上海悍馬碳纖維布、碳纖維膠。
碳纖維布加固
碳纖維加固修補結構技術是繼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鋼之后的又一種新型的結構加固技術。包括碳纖維布加固和碳纖維板加固兩種。該項目采用上海悍馬碳纖維膠將碳纖維布粘貼在結構板表面,使其與原結構形成一體,共同承受荷載,使結構得到有效的加強。
設計要求
1.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且與混凝土表面正拉粘強度不低于1.5MPa。
2.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提高幅度不應超過40%,避免受剪破壞先于受彎破壞。
3.纖維復合材料加固量:預成型板不宜超過2層;纖維布不宜超過4層。
4.不適用于素混凝土構件加固。
上海悍馬碳纖維布加固古建筑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1.自重輕,能在狹小的空間操作,基本不增加構件自重,不改變構件截面尺寸,施工時不影響原建筑的正常使用;
2.強度高,能靈活地用于抗彎、封閉箍和抗剪加固;
3.具有柔韌性,能包裹復雜外形的構件;
3.可自由裁切,可搭接粘結任意延長,施工便捷;
4.適用于各種構件表面(梁、柱、通風筒、管道、墻體);
5.耐酸堿鹽等化學腐蝕和惡劣環境(本身無公害);
6.貯存壽命長、允許操作期限長;
7.高強度、高模量;
8.基材可以是混凝土、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許多結構基材;
9.耐高溫,永久荷載作用下抗蠕變,抗腐蝕和抗震性能好。
剪力墻進行增大截面加固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采用與原有構件同類的材料,通過增大截面的面積,提高構件的承載能力和剛度,達到對原構件進行加固的目的。
對古建筑的保護,上海悍馬一直在關注,并為之不斷努力。